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6月8日下午,学院直属党支部与党建联建单位中国银行五角场支行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志一同前往杨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二部聆听由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军休干部张云教授带来的主题党课:伟大的梦想,不懈的奋斗——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解读。
张云教授从四个阶段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并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总结出了20个精神,为我们进行了解读。张云教授讲到: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充满了牺牲与奋斗,失败与成功,悲壮与胜利。作为历史,100年弹指一挥间,但中国共产党人孕育的伟大革命精神,彰显的坚定理想信念却是永恒的,这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学习结束后,学院直属党支部、中国银行五角场支行党支部党员同志与张云教授一起进行了合影留念。
针对这次主题党课学习,学院中心组成员纷纷分享了学习体会。其中:
周夏英同志谈到:这次参加张教授主讲的党课学习,与之前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是有机的整体,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让我从党史学习中得到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翟晓鸣同志分享到:今天有幸聆听张云教授的党史学习课程,跟教授一起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接受了一次党性的洗礼。教授对党史研究有非常独到的见解,首次提出“上海建党精神”、渔阳里“十地论”、中共四大是完成建党大业的历史节点等论断,让我对党史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提升了理论高度,对今后继续积极参加“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贾维同志谈到:张云教授的党课让我们受益匪浅,再一次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回顾中国梦的四个阶段,百年大党的精神内涵,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能不能经得起这种考验和挑战,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的坚定与否,至关重要,但集中到一点,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黎光同志讲到:张云教授把伟大的中国梦分为四个阶段:1921-1949是第一个阶段,1949-1978是第二个阶段,1978-2012是第三个阶段,2012至今是第四个阶段;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总结为20个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不懈奋斗。其中,张云教授解读的遵义会议精神印象最深刻。在张云教授的讲稿上展示了一张图片,是遵义会议的召开地址。红墙、青瓦、木门、石柱,还有毛泽东同志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的匾额。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正确的轨道,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集中体现出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的精神特质,为今天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启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的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谭钧同志分享到: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统回顾我们党100年的历史进程,从中吸取宝贵精神财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我们为建党100周年最好的纪念。张云教授带来的党课,主线清晰,既系统又具独到的见解,使我对党史学习的认识更加深入,深受启发。
叶挺同志谈到:此次党史学习教育讲座十分系统、详实、生动,让我从中学会了很多,受益匪浅。张云教授对“红色精神谱系”的开创性探索犹如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首次获得了关于“上海建党精神”这一知识领域的全新认知,一举填补了一直以来我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的思维空白。所谓: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又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我认为此次的学习活动恰逢其时,开展得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其次,张教授对红色精神文化传承的深入剖析和系统性讲解,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习近平历史观的理解和认知,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张教授的一番讲学,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是一座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继往开来的丰富的精神矿藏。作为一名高校学生辅导员,在新的“长征”路上,不仅我们本人要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加强学习,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且要以勤恳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积极带领青年学生上好“百年党史”这门必修课,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领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