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国教知时节·今日大寒|岁末大寒至,年味渐浓时

发布时间:2025-09-07浏览次数:22文章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编者按:时间的年轮转动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是千年华夏农耕文明的生存智慧,其背后,是二十四节气的悄然指引。二十四节气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卷,描绘着自然的韵律与农耕的节奏,见证着华夏民族对大地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2025年,学院党政办公室推出二十四节气栏目《国教知时节》,愿大家顺应自然,珍视生命中每一重要时刻,与自然相融,与时间共生,在东方节气美学里感受自然和生命的力量。

01

大寒简介

IEC SUFE 2025

1月20日,国教知时节第二篇,我们迎来大寒节气。至此,二十四节气终,待来年春风渡。正所谓“大寒迎年,寒辞旧岁”,今年大寒,始于1月20日,止于2月2日,恰好是腊月二十一至正月初五,这也印证了民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

大寒节气的由来大寒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后一个。根据《孝经纬》一书的记载:“小寒后十五日,斗指丑,为大寒,至此凛烈极也。”《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与大寒相伴而来的,是难得一见的南方大雪,以及这时节开得最美好的水仙。物极必反,寒极,则春天已然不远。

02

大寒三候

IEC SUFE 2025

“大寒到顶端,日后天渐暖”,大寒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隐约中已经能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

一候鸡始乳

“鸡始乳”的意思是鸡开始哺育后代了。鸡下蛋需要一定的阳光,在大寒节气之前,光照比较少,所以极少下蛋;大寒节气开始,光照增加,母鸡就可以下蛋了。

二候征鸟厉疾

“征鸟”的另一个名字是“鹰隼”,这种鸟可以叼着一小段树枝,历尽艰辛穿越太平洋。“厉疾”是指凶狠快速。征鸟之所以要变得凶狠快速,是因为大寒时节天气更加寒冷,他要强悍抢夺更多食物抵御寒冷。

三候水泽腹坚

“水泽”指的是湖水,“腹”指的是湖水中央。“坚”是坚固的意思。到了大寒时节,湖面上的冰会结到湖中间,整个冰面变得非常坚固。

03

大寒特点

IEC SUFE 2025

1.气温降至谷底。大寒时节,太阳直射点已移至南半球最远处,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少,导致气温降至全年最低点。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大寒因此得名,象征着寒冷至极。

2.干燥少雪。大寒期间,尽管冷空气活动频繁,但由于湿度相对较低,降雪量和降雨量都较为稀少。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地面易于干燥,对土壤保水和农作物根系保护构成挑战。

3.生物深度休眠。随着气温的持续走低,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入深度休眠状态,以适应极端的寒冷环境。树木完全落叶,草地覆盖着厚厚的霜雪,整个生态系统呈现出一种静谧而沉寂的氛围。

04

大寒习俗

IEC SUFE 2025

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丰富的传统习俗,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大寒节气的传统习俗多种多样,现如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吃糯米饭

在广东地区,大寒时节有吃糯米饭的习俗。这是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糯米饭的做法多样,通常会加入腊肉、腊肠、花生米、碎葱白等材料,拌匀后蒸熟即可。

尾牙祭

尾牙祭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每月的初二、十六,人们都要做“牙”,而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商家们会在这一天宴请员工,以犒赏一年来的辛劳。尾牙宴上,老板会按照员工的表现,将白斩鸡头朝向某位员工,以示其将被解雇。不过,现代企业的尾牙宴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年会形式,旨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除尘清扫

大寒时节,很多地方都有除尘清扫的习俗。人们会打扫家中的灰尘和垃圾,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习俗寓意着辞旧迎新,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05

大寒诗词

IEC SUFE 2025

《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的节气诗,元稹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大寒时节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让我们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回到了那个寒冷而又温馨的腊月。

诗中不仅展现了大寒的寒冷和人们的保暖措施,更蕴含了对冬去春来、万物更新的期待和喜悦,给人以希望和鼓舞。无论是在大寒时节阅读,还是在其他时候品味,都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诗词赏析

诗中虽无过多情感渲染,却通过对大寒景色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真切领略到古人在严寒中对生活的观察与记录。

当你诵读这首诗,仿佛能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银装素裹、滴水成冰的世界,感受大寒独特的冷峻之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词赏析

短短二十字,却如同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刘长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深山雪夜的荒寒与温暖交织的独特氛围。

诗中没有直接抒情,却在对场景的生动刻画中,让我们感受到旅人的孤寂与疲惫,以及在寒夜中寻得归宿的一丝慰藉。

尤其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名句,寥寥数语,便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又饱含温情的意境,引发读者无尽的联想与共鸣。

《岁寒知松柏》

[宋]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松柏在大寒时节展现出的坚韧品性,来表达对高尚品格和贤才的赞颂与追思,内涵深刻,意境悠远。

不仅展现出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的巧妙融合,更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在困境中坚守的精神力量。

我们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领悟到在艰难时刻坚守自我的重要性。

大寒过去

就是下一年的立春

已能隐约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

冬天过后

春天还会远吗?

冬的尽头是春意

岁月深处有暖意

@全体国教人

让我们继续积蓄向前的力量

一起迎接春暖花开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刘澍航 编辑|刘澍航)